進入開發第 4 天,Moira 專案從第一階段核心功能實作階段完成,轉向原始 Java 程式深度分析與技術規劃階段。透過對 Java 遺留系統的全面探勘與跨語言對應分析,我們成功識別出數個尚未實作的重要功能模組,
並完成了 v0.3.0 版本的詳細開發藍圖。此階段同時建立了完整的技術文檔體系,為後續模組化開發提供了明確依據。
📊 今日主要成就
🔍 深度 Java 原始碼分析完成
- 分析超過 50 個 Java 類別檔案
- 識別出 4 個關鍵缺失模組
- 完成與 Python 架構的完整功能對應表
📚 技術文檔體系建立
- Aspect 計算規格書、五星運行狀態文檔、API 設計文件建立
- 對應關係說明與開發進度紀錄整理完成
🚨 關鍵功能缺失識別
- 相位計算系統(極高優先)
- 五星運行狀態判定(高優先)
- 恆星系統(中優先)
- 占星規則引擎(中優先)
🏗️ v0.3.0 開發規劃完成
- 類別結構、API、資料模型與整合策略全面設計
- 相位系統為首要優先項目,預計 1–2 天完成
🔧 Docker 環境優化
- 建立開發用 Dockerfile
- 提升同步效率與容器啟動速度
📈 累積完成統計
- 程式碼行數:8,000+
- 技術文檔:1,500+
- Git 提交:6 次
- 版本發佈:v0.2.0、v0.2.1
✅ 功能模組進度
- 核心天文計算系統:100%
- RESTful API 端點:100%
- 測試驗證:100%
- 架構穩定性:100%
🎯 Day 5 預定進度
- 開始實作相位計算與五星運行狀態模組
- 實作時間:預估 2–3 天完成高優先功能
🧠 結語與評估
Day 4 是專案節奏上的第一次轉折點:完成了遺留系統第二次分析,將重構專案推進至新的規格設計與規劃,預期 Day 5 起將進入進階邏輯實作期,全面建構占星系統最複雜的部分 —— 相位與五星動態。